疾病介绍: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,其发生与多个因素有关。以下是引起肝癌的一些主要病因:
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感染: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癌常见的原因之一。长期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感染会导致肝脏组织的慢性损伤和纤维化,可能演变为肝癌。
长期饮酒:过量长期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损害,增加了患上肝癌的风险。饮酒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干扰正常的细胞功能,增加了异常细胞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机会。
脂肪性变化:长期摄入高脂、高胆固醇食物、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导致脂质代谢紊乱,在体内形成脂质沉积,并逐渐演变为非酒精性脂质性重度损伤,进而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。
长期接触致癌物质:某些化学物质和毒素,如亚硝胺、氯代烷烃、苯并芘等,长期接触这些致癌物质会增加患上肝癌的风险。这些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于某些工作环境中,如化工厂、印刷厂等。
遗传因素:遗传因素在肝癌的发生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。如果家族中有患有肝癌的成员,那么个体本身患上肝癌的风险会相应增加。
食疗处方:得了肝癌怎么吃?肝癌患者有消化不良的情况,因此平时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,过寒过热的食物容易刺激脾胃,影响消化,不但不利于肝脏健康,还会使脾胃受损。健康饮食,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,避免酗酒。
筛查人群:哪些人群需重视肝癌筛查(肝癌高危人群)?
一、肝病患者
1、慢性肝炎患者:特别是乙肝、丙肝等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,这些疾病可能逐渐发展为肝硬化,进而增加患肝癌的风险。尤其是病史超过5年的患者,更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。
2、肝硬化患者:肝硬化是肝癌的重要前驱病变,对于已经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,无论其病因如何,都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。
二、不良生活习惯者
1、长期饮酒者:酒精对肝脏有直接毒性作用,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,包括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,进而增加患肝癌的风险。
2、不良饮食习惯者:长期食用腌制、烟熏、霉变等可能含有致癌物质的食物,如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,会增加患肝癌的几率。
三、免疫功能低下者
免疫功能差的人群,如长期工作压力大、工作负荷重、长期精神压抑、睡眠差等,可能导致身体基础免疫功能减弱,从而增加患肝癌的风险。
四、有肝癌家族史者
肝癌有家族聚集现象,如果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或兄弟姐妹患有肝癌或肝硬化等病史,其患肝癌的风险也会增加。因此,这类人群应重视肝癌的筛查。
筛查项目:1.基础项目:肝功能检查、肝脏彩超
2.优先推荐:肿瘤标志物(甲胎蛋白AFP、甲胎蛋白异质体(AFP-L3)、异常凝血酶原PIVKA-II)检测等。
3.可选项目:癌胚抗原(CEA)、糖类抗原19-9(CA19-9)、肝脏增强CT或MRI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