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什么是肛周脓肿?
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,并形成脓肿。
二、肛周脓肿常见症状、体征?
1、非肛瘘性脓肿:局部红肿热痛,坐卧不安,化浓后局部出现波动、触痛敏感;全身症状较轻,偶有微热;
2、肛瘘性脓肿:
2.1低位脓肿:无全身症状,偶有便秘;初起红肿热痛,压痛明显,继续肿胀,则疼痛加重,排便困难,肿胀突出,按之有波动感,已经化脓。如未及时切开引流,会自溃流脓,疼痛顿减,但久不愈合,时流脓水,终成肛瘘。
2.2高位脓肿:初起微热、纳呆,局部症状不明显,误认为感冒,继则直肠沉重坠胀感,指诊可触及肿块,压痛,偶有波动感。肛周深部压痛,轻度肿胀不明显,是否成脓难以判断,可行穿刺、造影、做超声检查等确定脓肿位置。
三、肛周脓肿治疗方法?
非手术治疗:
1、保持大便通畅: 多饮水,多进食含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、水果和蜂蜜,禁食辛辣刺激食物,避免饮酒。也可遵医嘱给予麻仁丸或液体石蜡口服。
2、应用抗生素:根据医嘱全身应用抗生素,有条件时穿刺抽取脓液,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,控制感染。
3、热水坐浴:局部用1:5000高锰酸钾溶液3000ml或中药熏洗液坐浴,控制温度43~46℃,每日两次,每次20分钟,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减轻出血,疼痛症状。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,便后清洗或坐浴。
4、急性炎症期应卧床休息,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,避免局部受压加重疼痛。
5、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,嘱病人增加饮水。
手术治疗:
非肛瘘性脓肿:主要是切开引流;
肛瘘性脓肿:确诊后行急诊手术。
四、手术前准备?
检查:抽血化验,胸片,心电图等检查。
患者需备用物:卫生纸,成人医用垫,大盆,睡衣1-2套,拖鞋等日常所需用物,必要时备大小便器;如患者方便的情况下可以术前进行一次沐浴。
注意事项:术前禁食水6小时、皮试、备皮、清洁灌肠,术前两小时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。
五、术后注意事项?
1、体位:患者术后6小时内要保持去枕平卧位,告知患者尽量不抬头,以免麻醉过后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;如患者麻醉恢复后,24h之内可在床上自由卧位,但以平躺为主,以起到伤口压迫止血的作用。
2、饮食:术后禁食水6个小时,6小时后可进行流质饮食,术后3天内为流质/半流质饮食,不吃水果,以控制术后3天内排大便。术后第4天可恢复普通饮食,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粗纤维食物。禁食辛辣刺激食物,禁烟酒。
3、活动: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适当活动四肢,来回翻身,24h后可下床适量活动,避免久站,久坐,久蹲,或手提重物,以防止伤口出血,疼痛等。但术后24小时首次下床时,要先在床旁坐一会儿、站一会儿,没有出现头晕、眼花等不适的症状后可在家属的陪伴下上厕所。
4、伤口:伤口愈合期间避免用力排便,防止伤口出血。如出现恶心呕吐、头昏眼花、心慌、出冷汗、面色苍白等,并伴肛门坠胀感和急迫排便感进行加重,敷料渗血较多,应立即通知医生。伤口要保持清洁,每次便后可温水坐浴。
5、用药:
外用药物:术后进行中药坐浴,每天两次,每次15-20分钟(术后一周内使用消炎止痛中成药物坐浴,一周后使用促伤口生长药物)。遵医嘱还会用一些促进伤口愈合的外用药物,如“贝复新”伤口涂抹,“美辛唑酮红古豆醇脂栓”肛门塞入,具有消炎止疼等作用。
静脉用药:术后前3天一般输注抗感染药物;3天后如抽血化验血常规无异常,停止用抗感染药物,主要输注的是促进伤口愈合药物。
6、安全:
(1)跌倒/坠床预防:年纪大或婴幼儿患者在床上时,一定要注意拉上床档,避免发生坠床;年纪较大的患者,家属一定要为其准备舒适合脚防滑的鞋子,避免下床活动时摔倒。
(2)用电安全:病房内只能手机、电脑充电,其它大功率电器(如电饭锅、开水壶等)禁止使用,使用完的
手机充电线要及时拔掉,以免发生触电、漏电等引发火灾。
(3)防盗:自行保管好贵重物品(如手机、电脑、钱财等),以防被盗。
7、功能锻炼:术后早期进行提肛运动,即有规律的向上提收肛门,然后放松,一提一松是提肛运动,站,坐,行均可以锻炼,每日2次,每次30分钟,每次收缩至少保持4秒。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加快愈合。
六、出院须知
1、出院办理事宜:准备好患者的身份证(代办人身份证),医保卡,所有住院缴费条,出院证(诊断证明),到住院部一楼6号窗口一站式办理;
异地医保:需咨询当地医保局,或我院住院部一楼“出入院服务中心”;
职工医保:一定要在住院部一楼备案。
2、出院用药:出院后按医嘱继续中药坐浴,保持伤口清洁,有利于伤口愈合。
3、出院后注意事项:
(1)继续做提肛运动锻炼;
出院后饮食:多吃蔬菜水果,多饮水,保持大便通畅,避免便秘和腹泻,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;
按医嘱按时复诊,如有不适,及时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