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概念
血友病为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,其共同的特征是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,凝血时间延长,终身具有轻微创伤后出血倾向,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“自发性”出血。
二、护理措施
1、预防出血的护理:
避免接触有危害或可以造成损伤的物品。
尽量避免肌肉注射、深部组织穿刺。必须肌肉注射时,应采用细小针头,注射后延长按压时间。
避免手术:如必需外科手术时,应在术前、术中和术后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。
2、止血局部压迫:如皮肤出血时,行加压包扎止血。
口腔、鼻黏膜出血可用 1:1000肾上腺素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;
关节出血可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出血关节,并抬高患肢,保持功能位,尽快输注所缺乏的凝血因子。
出血期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,及早发现内脏及颅内出血,以便组织抢救。
减轻疼痛疼痛主要发生在出血的关节和肌肉部位。对出血部位可用冰袋冷敷,限制其活动。

4、关节出血停止后,逐渐增加活动。对因反复出血已致慢性关节损害者,需指导其进行康复锻炼。指导患者养成安静的生活习惯,避免损伤引起出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