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这“六问”,糖尿病患者运动不再迷茫!

发布者:宏力医院  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2-03       阅读次数:342


一、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哪些?
1、定期的有氧运动可以减少高血糖时间,总体血糖下降0.5%~0.7%,如:步行、慢跑、骑自行车、游泳、水上活动、跳舞等。
2、高强度的抗阻运动效果优于中低强度的抗阻运动,可以改善力量、骨密度、血压、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,同时还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
3、老年2型糖尿病可选择柔韧性训练,强度较低且容易进行。
4、平衡练习对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有效,通过改善平衡能力和步态降低跌倒风险。
5、其它类型的运动 传统拉伸、瑜珈、太极,可改善血糖、血脂和身体成份,降低身体质量指数BMI)、改善神经系统症状。

二、运动时间越长越好吗?
1、有氧运动建议每周3~7次共150~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,如果是高强度运动,建议每周75~150分钟。
2、抗阻运动建议每周2~3次,建议隔天或隔两天1次。对主要肌群进行8~10次锻炼。
3、柔韧性运动建议每周2~3次。每组拉伸10~30秒,每组重复2~4次左右。
4、平衡练习每周2~3次以上,无特定持续时间,尽量小心以免跌倒。 

三、没有时间运动怎么办?
1、进行碎片化动动,如:办公久坐30分钟进行3分钟的轻度步行或简单的抗阻练习。
2、根据生活作息制定运动方案,例:每日坐车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回家,或不坐电梯改为爬楼梯;餐后休息片刻,靠墙站立绷直身体,睡前躺床上做空中踩单车等动作,锻炼局部肌肉。 
四、运动期间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
1、为了防止在运动期间或运动后出现低血糖,建议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需要适当补充碳水化合物,运动前、后监测血糖。
2、选择好锻炼时机,不建议空腹运动,选择餐后1小时进行锻炼,无论强度或运动类型都能有效降低血糖。
3、培养规律、定时、定量运动的习惯,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,以防低血糖的发生。
4、运动中出现任何不适,应停下检查,严重者及时医。

五、运动控糖需要饮食配合吗?
1、配合可持续的饮食模式,每日摄入适当的热量。
2、建议适当摄入低脂或脱脂乳制品、瘦肉、家禽、鱼、鸡蛋、豆类和坚果,避免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、胆固醇、盐和添加糖。
3、选择多摄入蔬菜、全谷物和适量水果。

六、运动后应该注意什么?
1、运动后仔细检查皮肤、足部及关节是否有损伤,如有损伤及时医。
2、运动后做好相应的记录,观察运动对血糖的影响。

坚持有效的运动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,降低血糖及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,减轻体重,改善血脂;增加骨密度、肌肉量;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。